VIP 2025年世界各国延迟退休改革的经验
2025-04-25 | 阅读:1262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世界各国延迟退休改革的经验

根据联合国2024年7月11日发布的《2024年世界人口展望:结果摘要》报告,全球老龄化形势严峻。全球人均预期寿命2024年达到73.3岁,自1995年以来提高了8.4岁。到本世纪70年代末,全球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预计将超过18岁以下的人口数量。老年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给世界各国带来了诸多挑战,如劳动力短缺、养老负担加重等问题,这也促使各国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策略,延迟退休就是一种世界通行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略和做法。

延迟退休改革是全球趋势

随着全球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西方多数国家根据自身情况,逐步提高养老金法定领取年龄或退休年龄。如美国把领取全额公共养老金的法定年龄由65岁提高到67岁;英国推动男女领取法定全额养老金的年龄统一延长到66岁,2028年提高到67岁,未来目标是68岁;德国提出将法定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瑞典法定退休年龄为65岁,最晚可70岁退休;俄罗斯逐步将女性退休年龄从55岁提高到60岁,将男性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到65岁;日本把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年龄要求由60岁提高到65岁,最晚可70岁退休。

延迟退休改革最明显的作用在于增加劳动力供给,缓解劳动力短缺压力。有研究发现,提高退休年龄有利于提升劳动参与率和人力资本回报率,同时还可以有效缓解长期缴费率和老年贫困率的上升。以日本为例,从2004年开始施行延迟退休政策后的3年间,60—64岁人口的劳动参与率提高了5.1个百分点,超过了过去近40年的累计增幅。2013年,德国55—64岁人口的就业率为63.5%,2014年改革后大龄劳动者就业率不断提升,到2021年55—64岁人口就业率达到71.85%。

一些人担心延迟退休会挤压年轻人的就业机会,但从已经实施延迟退休国家就业市场的变化来看,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延迟退休会抑制青年就业。比如1980—2010年期间,从27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实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实践来看,有11个国家的青年失业率更低,只有5个国家的青年失业率上升。日本实施延迟退休改革后,老年人就业率不断提升的同时,年轻人的就业情况也没有出现恶化,就业率自2010年开始平稳增加。主要原因是,延迟退休改革往往是在劳动力短缺的背景下实施,同时普遍采取渐进式的做法,其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是温和而缓慢的。

出台延迟退休改革的配套性政策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