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高水平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全局性、系统性、前瞻性、务实性的战略部署,擘画了紧紧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蓝图。全会提出,“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真正落到实处、抓出实效,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共生共济,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共同发展。高水平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是新征程上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互补优势和战略功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超越西方现代化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人类探索现代化的新道路。一方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构建和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开创性事业和宏伟的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发挥各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互补优势和战略功能,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经济根基。
公有制经济可以保证和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力量。作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代表,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集经济属性、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于一体,拥有丰富的物质基础、科技基础和人才基础,聚焦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于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和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承担着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民生改善的战略使命,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物质基础、保障人民共同利益、促进社会进步和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发挥国有企业的资本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管理优势和品牌优势,发挥国有企业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全体人民利益、服务社会文明进步的战略功能,将多元优势和战略功能转化成国有企业贡献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和战略支撑。
非公有制经济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表现出“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在稳定经济、增加就业、国家税收、技术创新、金融发展、对外贸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本质上是天生的市场经济,机制灵活、竞争意识强、对市场响应速度快,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代表,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是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外资企业往往具有技术先进、管理先进、国际化水平高的特点,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机遇的分享者,而且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发挥民营经济、外资企业的异质性##paidbegin##优势和积极功能,形成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多元驱动和多维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