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2025年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
2025-04-21 | 阅读:1263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这一重要要求凸显了我国在科技强国建设中,高效统筹利用政府和市场力量,加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紧迫性。

迈上新征程,过去“换技术”“买技术”及松散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已难以为继,亟须转思路、换打法,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发展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这要求企业能提出“真问题”,创新联合体需针对这些问题“真攻关”,而科技资源的组织与分配则应紧密围绕这些“真问题”“真攻关”进行。在此模式下,牵头企业不仅是问题的提出者,更是推动问题解决的主要责任人,其主导科技资源配置有利于加速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目前,多地已发布创新联合体组建工作指引,明确了目标任务、牵头企业及成员单位资质、组建方式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创新联合##paidbegin##体出现联而不合、重蹈传统产学研合作覆辙的倾向。同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耗时与不确定性,与当前战略准备时间有限的矛盾日益尖锐。企业在追求技术创新时,既怀抱技术赶超的壮志,又难免感到底气不足,这种矛盾心态也随之浮现。这些问题不仅压缩了“生产一代、建设一代、预备一代”的稳健发展进程,还导致在面对创新“无人区”时缺乏自信等新情况的出现。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牵头企业在动力、能力、主导力及魄力上仍有待提升。具体表现为:缺乏市场紧迫感以整合创新资源进行技术攻关;难以准确预判市场需求,从而不愿建立紧密的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研发实力不足,难以吸引高校院所的创新资源;未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主导权,且易受跟随他人步伐的惯性影响。归根结底,是市场竞争、供求、价格及激励约束机制等市场机制尚未充分发挥其效用。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