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2025年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根基和动力源泉
2025-04-21 | 阅读:1263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根基和动力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效能,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持续产出重大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走出一条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强国之路,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战略支撑。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导力量和核心要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明确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从质和量相统一的方法论角度深化了对于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发展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科学技术始终推动着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生产力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可以渗透赋能生产力的三个关键要素,提高劳动者素质、改进生产工具和工艺、拓展劳动对象的范围和边界,进而缩短劳动时间、提升劳动生产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跃升,最终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每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都会推动社会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科技进步具有客观现实性的基本特征,不仅能带动经济发展,而且可以推动社会变革,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总体来说,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识。

实现高质量发展亟须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近年来,传统要素增长的驱动力逐渐减弱,科技进步对增动力、调结构、转方式的贡献日益凸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生产力发展规律,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突出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生产力进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把党对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推进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为我们精准把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