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7篇2025两会网友新声汇编
2025-04-18 | 阅读:1262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7篇)2025两会网友“新”声汇编

【两会网友“新”声】“小数字”蕴含的民生牵挂

“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两组数字格外引人注目。在经济增长目标与宏观政策框架下,报告以一系列制度性安排勾勒出民生改善的清晰路径,展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逻辑。

“55元”看起来不多,但乘以10亿人的居民医保参保基数和1.7亿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群体基数,就是一笔不小的纯增量财政支出,相应需要更大体量的财政收入作为支撑。“小数字”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决心和经济增长的信心。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不仅是老百姓的基本需求,更是各级党委、政府对老百姓的深深牵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医疗和养老事业投入力度持续加大,今年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将从670元提高到70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七次上调,退休人员养老金同步提高,生动诠释了“政府过紧日子,百姓过好日子”的执政理念。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结构不断优化、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配合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立体化养老保障体系已基本形成,在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的政策底色愈加深厚。

除此之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推动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等举措,直指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痛点。其中,以旧换新补贴、绿色消费激励等政策,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消费升级与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等制度设计,打破了公共服务供给的户籍壁垒,推动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既有“硬件升级”更有“软件优化”,体现出民生服务正由“有没有”向“优不优”深刻转变。

民心所盼即施政所向。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7万亿元,比去年增长4.4%,财政资金持续向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倾斜,从就业优先到社会保障,从公共服务到风险防控,每一项政策、每一组数字都凝聚着对人民福祉的深切考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唯有将民生牵挂融入制度创新,才能将“民生账单”转化为“幸福账单”,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两会网友“新”声】搭好“连心桥”,共赴春天的盛会

清风徐徐、春意款款,随着万物迎新,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5日在北京隆重开幕,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也于3月4日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聚北京,共商国是,共谋发展,充分体现了“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责任与担当!

踏春而来,全国两会为奋进新征程指引新方向、注入新动能。历史坐标不断镌刻中国人民奋斗的足迹,回顾奋进之旅,传递出发展的强劲声音。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地下10910米完钻,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捷龙三号运载火箭“一箭十星”发射成功;“中国天眼”FAST发现的脉冲星数量已突破1000颗;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塔克拉玛干沙漠3046公里生态屏障实现锁边“合龙”,让青藏高原近20万群众住上“暖房子”;数字消费、区块链技术、智能化服务、银发经济、电商经济等新业态竞相涌现;从“尔滨”、阿勒泰、天水,到国潮热、文博热、汉服热,文博游成为新风尚,看展览、买文创,在传统文旅中领略璀璨多元的文明……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触摸到美好生活。展望前行之路,奋力把“两会热点”变成“幸福起点”。全国两会聚焦民生关切、社会热点,从精准施策、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的住房需求,到帮助广大个体工商户发挥优势、融入市场;从推进产融结合,鼓励金融机构、资本市场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到以科技来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代表委员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更多的民意从“江湖之远”直通“庙堂之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在为民服务的航道上扬帆远航!

奔赴两会之约,“实干”二字跃然纸上。聚焦“两会热点”,依靠人民群众践行“变、干、实”,精准滴灌、未雨绸缪,以迎难而上、敢于碰硬的工作作风,稳扎稳打完成任务目标。近年来,从民生领域补短板、谋发展,到巩固“双减”成果,让教育回归育人初心;从老旧小区加速改造,以旧换新让消费者得实惠,到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国家医保“灵魂砍价”;从直面养老到工龄、社保等问题,提高基础养老金,下调房贷利率,到回应青年群体关注的上学、就业等问题……惠民生的举措越来越实,开启了我们的工作生活新方式。我们要继续讲好“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为民故事,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故事,演绎“一锤紧着一锤敲,一件接着一件干”的实干故事,坚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厚植创新土壤,传递“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的温暖与希望、自信与力量,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工作劲头,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在实践中摸索、在实干中创造,真正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逐梦奋进新征程。

壮美画卷徐徐展开,要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揣在怀里、拿在手上。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代表、委员来自人民群众,倾心交流、畅所欲言,向上传递基层声音,向下回应民生关切,把为民解忧的“问题清单”转化为两会建言的“幸福账单”。如今,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与攻坚期,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盛世,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风雨兼程跑出发展“加速度”,当好改革创新的先锋者、实干家。只有用心倾听群众心声、用力解决群众困难,精准聚焦、靶向发力,切实搭好干群“连心桥”,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实现将个人价值融入到党和人民事业的需要中去。顺应新时代改革创新大潮,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步一个脚印,将创新思维融入工作中,不畏艰险、锐意进取,在基层一线倾听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与群众坐一条板凳,身上挂露珠、脚下沾泥土,让两会会场连通百姓家门,让人民群众感受实打实的变化与发展,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一路繁花,前路可期,乘两会“春风”、绽放“青春之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以奋斗者的激情,把实干写在为民服务的顽强拼搏里,把梦想浇灌在辽阔无垠的华夏大地上,始终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工作激情,凝心聚力、善作善成,做时代的见证者和奋斗者。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我们要以初心为灯、使命为帆,加强实践锤炼,勇于攻坚克难,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奋斗之姿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两会网友“新”声】牢记嘱托勇挑大梁担使命

***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江苏要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说到经济大省,江苏一向名列前茅。2021年、2022年、2023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迈上11万亿、12万亿、13万亿元;2024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达13.7万亿元,增长5.8%,经济总量持续位居全国第二位,增量位居全国第一。作为经济大省,江苏担负着大使命,也要有大作为。从“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的殷殷期望,到“经济大省要挑大梁”的更高要求,江苏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挑大梁”上踏实脚步、砥砺前行。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