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13篇2025两会代表热议文稿汇编
2025-04-18 | 阅读:1262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13篇)2025两会代表热议文稿汇编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目标去盯着问题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是辩证统一的,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理力量,是我们党具有历史主动精神和责任担当的重要体现。

问题是实现目标的抓手,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也是一个实践的历史过程。推动高质量发展,把这些中国特色一一变为现实,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解决许许多多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拿“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来说,要把一个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带入现代化,仅解决这么多人口的吃穿住行以及教育、就业、医疗等问题,就非常不容易。尤其是要提高全体人民综合素质,推动“人口红利”加快向“人才红利”转变,这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问题也是深化改革的动因,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正是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以人才这一“第一资源”为例,目前我国还面临高水平创新人才仍然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匮乏、人才政策精准化程度不够高等突出问题。只有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才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前进道路上还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还会有许多矛盾和问题亟待破解。新征程上,要以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任务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为方向引领,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热点问题、民生方面的难点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各领域的风险问题,把“问题清单”当作“改革清单”,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破立并举、先立后破在先立后破中提高发展质量

改革发展是一个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先立后破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注重先立后破,不能未立先破。”根据事物发展规律和趋势,先行探索建立起更符合时代需求、更先进的新动能、新机制,再逐步减少直至消除对旧动能、旧机制的依赖,能够更好统筹稳和进,确保改革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反之,若在新动能、新机制还未稳固建立前就急于破除旧动能、旧机制,则易出现新旧接续的空档期,影响改革发展成效。因此,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

“十四五”时期,面对传统增长动能减弱和国际环境复杂严峻的挑战,我们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的方法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比如,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积极“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导资源向新动能集聚,有序“破”高耗能高排放旧产业模式,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要求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通盘谋划,将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面向未来,我们要始终坚持破和立的辩证统一,破立并举、先立后破,不断提高发展动能、健全产业体系、优化需求结构。

在发展动能方面,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协同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转化”的创新链条;系统破除落后产能和传统发展方式路径依赖,破除阻碍要素流动的制度壁垒、制约转型升级的技术瓶颈和限制潜能释放的思维定势,实现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

在产业体系方面,统筹抓好“硬投资”与“软建设”,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与行业大模型深度融合的数实融合新模式,构建起层次分明、协同共进的立体演进格局。

在需求结构方面,以服务消费、数字消费、银发经济为抓手加快培育新型消费业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加大对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生领域的投入;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探索走出一条内需主导、消费引领、内外联动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高质量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以改革为开放创造良好环境与制度基础,以开放为改革提供国际化视野和优质资源要素。

“十四五”时期,我国推出了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比如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等,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与此同时,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将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协同发力,增强了发展活力和动力。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扩大了,改革动力才更足,改革效果才更好。为此,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将覆盖东西南北中的自贸试验区打造成制度型开放新高地;积极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创新发展数字贸易;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高水平开放。改革到位了,开放力度才能更强,开放空间才会更大。为此,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规则,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积蓄发展动能;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破除市场分割、不公平竞争、准入壁垒等障碍,健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制约发展、制约开放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扩大开放倒逼改革、优化配置全球资源,就能以改革和开放“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以系统观念统筹谋划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正是党中央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集成,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才取得了历史性伟大成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把“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这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方法论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之一,为我们完成改革任务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坚实步伐,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必须把系统观念贯穿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过程各方面,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相得益彰。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