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二章题库
一、填空、选择题
1.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责的方式包括教育和检查。廉政教育是防止公职人员发生腐败的基础性工作。
2.监察委员会是设置派驻、派出监察机构还是监察专员,要根据监察对象的多少,任务轻重而而定。一般说来,地区、盟等地方的监察机构,可以采取派出监察机构的形式;对于街道、乡镇,可以采取派出监察专员的形式;而中国共产党机关、国家机关等的监察机构,可以采取派驻监察机构的形式。
3.监察机构、监察专员对派驻或者派出它的监察委员会负责,不受驻在部门的领导,具有开展工作的独立地位。
4.国家监察委员会派驻的监察机构,其监督的重点对象是驻在机关和部门的领导班子、中管干部和司局级干部。
5.国家监察委员会派驻的监察机构,可以依法调查、处置驻在机关和部门的司局级及以下干部。但是对于驻在机关、部门的中管干部,则要由国家监察委员会来进行调查、处置。
6.我国实行监察官制度,依法确定监察官的等级设置、任免、考评和晋升等制度。
7.监察机关履行处置职责时,对违法的公职人员可依法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
二、快速判断题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
2.地方监察委员会查办职务违法犯罪案件以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为主,但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只需要向同级党委报告。(×)
3.处置是监察委员会的首要职责。(×)
4.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都是中国特色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体两面,具有高度内在一致性。(√)
5.党内监督的内容、方式、要求都适用于国家监察的调查。(监督)(×)
6. 对公职人员进行涉嫌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是监察委员会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7.党内监督的内容、方式和要求,不适用于国家监察的监督。(×)
8.监察建议不同于一般的工作建议,它具有法律效力。(√)
9.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立监察委员会,并与本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标志着我们党和国家形成了巡视、派驻、监察三个全覆盖的统一的权力监督格局。(√)
10.县级监察委员会不可以向所管辖的街道、乡镇派出监察机构、监察专员。(×)
11.一般说来,地区、盟等地方的监察机构,可以采取派出监察专员的形式。(×)
12.一般说来,中国共产党机关、国家机关等的监察机构,可以采取派出监察机构的的形式。(×)
13.一般说来,对于街道、乡镇的监察机构,可以采取派驻监察机构的形式。(×)
14.监察机构、监察专员对派驻或者派出它的监察委员会负责,受驻在部门的领导。(×)
15.国家监察委员会派驻的监察机构,可以依法调查、处置驻在机关和部门的司局级及以下干部。(√)
16.国家监察委员会派驻的监察机构,可以依法调查、处置
驻在机关、部门的中管干部。(×)
17.国家监察委员会派驻的监察机构对驻在机关、部门的中管干部无权处置,要由国家监察委员会来进行调查、处置。(√)
18.在派出或派驻监察机构的职责权限上,派出监察机构原则上既可以对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进行调查、处置,又可以对涉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处置。(√)
19.在派出或派驻监察机构的职责权限上,派驻监察机构原则上既可以对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进行调查、处置,又可以对涉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处置。(×)
【备注】派驻机构的权限由派出它的监察机构的授权来确定
20.在监察官等级设置上,要与法官、检察官、警官制度保持一致。(×)
21.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属于监察机关调查的内容。(√)
22.利益输送、徇私舞弊、偷盗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属于监察机关调查的内容。(×)
23.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属于监察委员会的处置职责范围。(√)
24.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责属于监察委员会的处置职责范围。(√)
25.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属于监察委员会的处置职责范围。(√)
26.在我国四级监察机构中,国家监察委员会是中央一级的监察机关,是最高监察机关。(√)
27.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机构设置要和宪法关于我国行政区域划分的规定保持一致。(√)
28.根据《监察法》规定,地方设省级监察委员会、市(地)级监察委员会、县级监察委员会、乡镇监察委员会。(×)
29.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30.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连续任职均不得超过两届。(×)
【备注】对副主任、委员的连任《监察法》未做具体规定。
31.目前,监察委员会还不可以在乡镇派驻机构,但是将来可以。(√)
32.国家监察委员会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专项报告,接受执法检查。(√)
33.《监察法》规定:“国家监察委员会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这样的规定,保证了全国监察机关集中统一领导、统一工作步调、统一依法履职。(√)
34.在合署办公体制下,纪委的监督、执纪、问责与监委的监督、调查、处置是对应的,既有区别又有一致性。(√)
35.监察委员会派驻或派出的监察机构、监察专员,应保持工作的独立性,不能与本级纪委派驻或派出到该单位以及行政区域、国有企业的纪检组合署办公。(×)
三、简答题
1.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责时,监督检查的方法有哪些?
(1)列席或召集会议
(2)听取工作汇报
(3)实施检查或者调阅、审查文件和资料。
2.请简要说明 “权力寻租”行为主要指的是什么?
主要是指公职人员利用手中的公权力,违反或规避法律法规,谋取或维护私利的行为。
3.请简要说明 “利益输送”行为主要指的是什么?
主要指公职人员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以违反或规避法律法规的手段,将公共财产等利益不正当授受给有关组织、个人的行为。
4.请简要说明 “浪费国家资材”行为主要指的是什么?
主要指公职人员违反规定,挥霍公款,铺张浪费的行为。
5.监察机关履行处置职责时,对违法的公职人员可依法作出哪些政务处分决定?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6.各级监察委员会派驻或者派出监察机构、监察专员的范围有哪些?
各级监察委员会可以向本级中国共产党机关、国家机关、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和单位以及所管辖的行政区域、国有企业等派驻或者派出监察机构、监察专员。
四、风险题
四-1、风险题(20分)
1.监察机关履行调查职责时,调查的主要内容基本涵盖了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类型。请说出调查内容都包括哪些方面?
(1)涉嫌贪污贿赂
(2)滥用职权
(3)玩忽职守
(4)权力寻租
(5)利益输送
(6)徇私舞弊
(7)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
2.监察委员会处置职责包括哪些内容?
(1)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
(2)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责;
(3)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
(4)向监察对象所在单位提出监察建议。
3.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责时,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1)依法履职情况;
(2)秉公用权情况;
(3)廉洁从政从业情况;
(4)道德操守情况
四-2、风险题(30分)
1.监察机关履行处置职责时,可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责。请问,问责的对象主要包括哪些?
(1)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政协机关、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中担任各级领导职务和副调研员以上非领导职务的人员。
(2)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中担任各级领导职务和副调研员以上非领导职务的人员。
(3)大型、特大型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中层以上领导人员,中型以下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以及上述企业中其他相当于县处级以上层次的人员。
(4)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及其他六级以上管理岗位人员。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