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类写作金句
2021-09-22 | 阅读:1283

 

正当防卫类写作金句

 

1.正当防卫是指为防止公共利益、他人或本人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而对侵害者予以必要反击的行为,是法律赋予公民与不法行为作斗争的重要手段。

2.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是与不法行为做斗争的重要法律武器。法律就得给正当防卫撑腰。

3.正当防卫指导意见给正当防卫撑腰,切实矫正“谁能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的错误倾向,彰显对“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法治精神的坚决捍卫,这是合民心、顺民意的司法进步。

4.正当防卫指导意见进一步弘扬见义勇为等传统美德,体现维护公序良俗的价值取向,是一次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生动实践。

5.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只有司法有力量、有温度、明是非,才能在全社会形成遵法守法、遇事找法的良好氛围,进而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法治的初心,就是守护一个社会最核心的价值关切。“鼓励正当防卫”,意味着正当防卫不再是受害人自我保护行为的一种权利救济,而成为推动公众与不法侵害斗争的价值导向。

7.徒法不足以自行。让正当防卫新规发挥应有作用,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仍然任重道远。

8.以律均清浊,以法定治乱。期待正当防卫新规成为良好契机,让正义挺直腰杆,让作恶者无所遁形。

9.“法不强人所难”,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法律谚语,其内涵就在于不苛求行为人的完美,而是给予一个普通人充分、合理的行动空间。普通人代表你也代表我,代表了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只有从这样的常人、常情、常理出发,才能实现最广泛的公平正义。

10.法治的进步,不只是法律条文的迭代和“空转”,而是在与社会的互动中不断契合民众期待,不断筑牢法律的民意基础,共同捍卫法治的信仰。

11.相信,在《正当防卫意见》的护航之下,正当防卫制度也将对维护公平正义、实现社会稳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12.“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见义勇为历来是一种广受尊崇的优良品德。

13.在涉正当防卫案件中,各环节工作人员要秉持客观公正的法治立场,准确把握罪与非罪的界限,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和稀泥”,以此强化全社会对法律的信仰。

14.《正当防卫意见》纠正了一直饱受诟病的事后“上帝视角”和保守型防卫观,体现了对常人、常情、常理的尊重。

15.信赖是法律公信力的来源。公平正义就是尊重人性、尊重民意、尊重每一个普通人。如此,才能形成对法律的真正信仰,最终保证案件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16.正当防卫的具体适用,蕴含着价值判断和事实认定问题,必须结合具体案件情况作出准确认定。不能对防卫人过于严苛,更不能做“事后诸葛亮”。

17.为正当防卫适当“松绑”、鼓励见义勇为、依法保护公民的正当防卫权利是完全必要的。但也必须注意和强调,“松绑”必须在法治框架内进行,要切实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把防卫过当认定为正当防卫。

18.统一正当防卫的司法适用标准,积极解决正当防卫适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司法活动既遵从法律规范,又符合道德标准;既守护公平正义,又弘扬美德善行。

19.既要旗帜鲜明地保护正当防卫者和见义勇为人的合法权益,也要积极引导社会公众依法、理性、和平解决琐事纠纷,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尽力消除社会戾气,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防卫行为具有天然的正义性,因而也具有天然的正当性。如果司法实践为防卫行为秤斤量两以确定其“正当”与否,那么,这无疑是为正义加上了笼头,限制了防卫行为的实施。

 

收藏:
点赞:
下载:3642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