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工作名词解释25组
2021-09-22 | 阅读:1283

 

 

政法工作名词解释(25组)

一保、二抓、三创

一:稳定,保政权、政治、社会稳定;二抓: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政法机关满意度提升;三创:思想理念、社会治理和强化落实创新。

三个最大限度

切实做到政策上最大限度给予倾斜;人员编制上最大限度给予满足;经费装备上最大限度给予保障。

三个纳入

纳入季度县党委政府向州委工作江报的重要内容;纳入州委州政府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州委常委带队督查的重要内容了。

135工程

一个目标:到2021年社会管理与经济建设同步实现小康;三大群体‍:困难弱势群体;特殊人员群体;利益诉求群体;五项工程:雨露工程、阳光工程、安宁工程、回归工程、红丝带工程。

三排查三化解三稳控三处置

三排查:全面排查、摸清底数;定期排查、控制苗头;重点排查、找准源头。

三化解:源头化解、消除隐患;行政化解、控制苗头;经济化解、解决问题。

三稳控:重点人员稳控、控制言行、防止危害、避免炒作;网络舆情稳控,监控预警、引导及时、处置有效;社会治安稳控,防范在先、教育有效、打击有力。

三处置:因各类矛盾纠纷引发的案(事)件,处置在早、处置在小、处置得好。

公安警务四级一网考:

1、四级:州公安局支队处室一一县公安局一一基层所队一一社区民警四级联考的考评模式。

2、一网考:业务工作“一网考”、综合考核“一网评”、队伍建设“一网抓”、整体工作“一网推”。

安商护企三五十举措:

三:创建平安园区,在产业园区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实施一一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追究“三个机制”。

五:实行亲商、敬商、爱商、护商、安商。

十:落实公安警务、治安防范、纠纷调处、情报信息、人口管理、法律服务、应急处突、安全生产、平安建设、安商护企“十进”举措。

五去五求

去庸求进‍去贪求廉‍去懒求勤‍去浮求实‍去慢求快

四整顿四提高四树立

1、整顿思想,提高政治素质,树立忠诚为民的新形象。

2、整顿纪律,提高执行能力,树立廉洁严明的新形象。

3、整顿作风,提高服务质量,树立高效实干的新形象。

4、整顿执法,提高规范意识,树立公正文明的新形象。

三升三降不发生

三升:政法工作亲和力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群众对政法机关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三降:群众对政法机关的投诉下降。

政法干警违法人数下降。

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存量下降。

三不发生

1、不发生冤假错案‍2、不发生严重影响政法队伍形象的案(事)件‍3、不发生因执法司法行为不当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

执法办案“五严禁”

1、严禁有案不立、压案不办、久押不决、久拖不结、违规执法、粗暴执法。

2、严禁接受案(事)件当事人及委托人、利害关系人的吃请、财物或者安排的旅游、健身、娱乐活动。

3、严禁插手经济纠纷,或者违规扣押、查封、冻结、没收财产。

4、严禁违规干预、插手他人办案。

5、严禁违规办理减刑、假释、保外就医、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不履行相关监管职责。

工作五在前

1、处突谋在前;2、矛盾化解在前;3、信访情在前;4、风险评在前;5、干部严在前。

作风五不让

1、不让差错在我这里发生;2、不让发展环境在我这里受损;3、不让政法形象在我这里受污;4、不让执法环境在我这里打折扣;5、不让公务在我这里延误。

队伍五表率

1、做学法用法的表率;2、做务实肯干的表率;3、做身先士卒的表率;4、做勤政为民的表率;5、做善于团结、形成合力的表率。

四个决不允许

1、决不允许对群众的报警求助置之不理;‍2、决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3、决不允许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4、决不允许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

五类重点未成年人

1、农村留守儿童;2、流浪乞讨未成年人;3、辍学未成年人;4、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5、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

法律六进

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

五小工程

1、化解一批小矛盾;2、调解一批小纠纷;3、消除一批小隐患;4、解决一批小难题;5、处理一批小案件。

信访工作“四个到位”

1、合理诉求解决到位;2、无理诉求思想教育到位;3、生活困难帮扶救助到位;4、行为违法依法处理到位。

三办一中心

综治办、维稳办、防处邪教办、群众工作中心

六个没有发生

1、没有发生有影响的重大群体性事件;2、没有发生恶性极端事件;3、没有发生不可控事件;4、没有发生重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5、没有发生重大恶性刑事治安案件;6、没有发生重大网络舆情炒作事件。

“三个至上”和“四个忠于”

三个至上: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

四个忠于: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处理一个案件“七个一”:

1、一名包案领导;2、一个工作班子;3、一套化解方案;4、一套稳控措施;5、一定的化解时限;6、一个化解结果;7、一个效益评估报告。

化解纠纷“三调联动”

三调联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收藏:
点赞:
下载:4389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