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2024年市农业农村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市和坚定不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聚焦粮食安全、产业发展、农村改革、乡村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重点任务,推动全市“三农”工作见实效、上台阶。
一、2024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国之大者,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一是拎稳“粮袋子”。加快推进“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86.24万亩,较上年增加0.24%,增幅居全省第四位;粮食总产量293.25万吨,较上年增长0.87%,居全省第八位。财政资金投入XX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12.3万亩、改造提升13万亩;另争取增发国债资金XX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7.9万亩。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40.3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90.4%。
二是丰富“菜篮子”。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紧扣“高端品种、高端品质”主线,新建千头以上肉牛规模养殖场14个,总设计存栏3.2万头。蔬菜播种面积87.88万亩,增长1.3%,蔬菜总产290.3万吨、增长2.3%,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39.19万亩,增长3.68%。年出栏生猪207.58万头、牛14.77万头、羊131.06万头、禽13775.8万只。肉类产量46.1万吨、禽蛋产量12.38万吨、奶产量27.96万吨,分别增长1.58%、11.48%、8.66%;水产品产量14.23万吨、增长3.99%。安徽省喜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选育的中华鳖“长淮1号”,被农业农村部公告作为水产新品种推广,此项成果填补安徽省龟鳖新品种空白。
三是提升“支撑力”。实施统一良种、配方施肥、侧深施肥、一喷多防、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技术,不断提高农作物生产质效。大力推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全市农机总动力637.39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90.67%。实施种业振兴计划,全市农作物品种获得省级以上审定6个。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备案5331份。展示品种数286个,展示品种总面积238.41亩;示范品种数169个,其中小麦41个、水稻33个、玉米95个,示范品种总面积485.25亩。
(二)聚焦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产业项目平台
一是打造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建设五大产业集群,做强做优绿色食品十大产业。全年五大集群全产业链产值达XX亿元、增长22%,绿色食品十大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XX亿元、增长12.5%以上。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7家,总数达262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速7.0%,高于全省平均2.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XX市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获评2024年度安徽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怀远石榴、五河螃蟹国家级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个,申报石湖西瓜、怀远白莲坡贡米等省级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4个。
二是实施绿色食品产业“双招双引”。聚焦绿色食品产业“521+N”行动,突出糯稻食品和肉类食品两条产业链,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全市绿色食品产业“双招双引”项目136个、协议投资额XX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4%、179.6%。绘制产业链图谱,精选央企、国企及知名民企等行业龙头,建立招商重点项目库,已入库项目53个、投资总额XX亿元。
三是加快建设长三角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以甬蚌结对合作帮扶为基础,与宁波等地企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建立长期供应机制,依托合一冷链、海吉星等物流平台,深化农产品物流合作,不断优化长三角3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累计创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36个。2024年面向沪苏浙地区销售主要农产品及加工品XX亿元,同比增长11.55%。
(三)聚焦生态保护,持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一是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作物秸秆“五化”利用,全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4%以上,秸秆综合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连续多年获省政府督察激励。争取补助金额505.8万元,回收农膜4009.4吨,回收率达86.72%。治理受污染耕地1203亩,其中安全利用类1093亩,严格管控类110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6.13%,耕地质量等级提升至3.857等,较2023年提高0.069等,化肥利用率提高至42.7%,化肥使用量实现持续负增长。三大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6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