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2025年Xx县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5-02-10 | 阅读:1265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Xx县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4月27日-30日,宁陕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对全县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题调查。调查组实地察看了部分派出所、县局办案中心,看守所以及110指挥中心建设情况,与社区代表、人大代表以及公安干警进行了座谈,听取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全县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情况的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概述

(一)《两法》执行情况

从调研的情况看,宁陕县公安系统在贯彻实施“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工作中,尤其在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以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工作扎实、成效显著,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有成效。县公安局通过组织学习培训、以案讲法、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公安干警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学习教育,重点在思想认识上进一步强化尊重和保障人权理念,更准确地理解新“刑诉法”精神,更全面地把握新“刑诉法”规定。一方面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组织开展相关的理论与实务研讨,不断深化对新“刑诉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认识,为“两法”的贯彻实施奠定了较好的思想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2015年以来,县公安部门采取传统和新兴媒体结合方式,大力开展治安管理处罚法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组”活动,先后开展宣传活动600余次,组织法制讲座18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60000余份,发布重点人员预警信息3220余条,共发放《治安管理处罚法》单行本10000余份,宣传单50000余份,张贴标语2000余条,解答群众咨询10000余次,群众知法、守法、懂法的意识不断增强,为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贯彻执行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同时通过开展“全警大学法”活动,积极推进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制定出台执法资格考试奖励办法、多措并举提高执法资格考试合格率,并定期到一线执法单位开展实地指导培训工作、使干警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两部法律及相关规定。二是解放思想,制度创新有亮点。县公安系统在贯彻新“两法”工作中善于创新,探索出很多好的模式和做法,得到了上级公安机关的充分肯定。推行了“案件管理中心+机制”模式,将办案过程中的人、财、物、场所、卷宗等关键要素,实行精细化管理,推动“五位一体”执法管理机制再升级;固化“办案民警初审+专(兼)职法制员全程审核﹢执法部门负责人重点审核+法制民警全面审核﹢分管领导精准审核”的五级审核把关机制,细化五级审核把关职责,倒逼规范执法。三是更新理念,执法方式有转变。县公安局能结合自身职能,认真研究新刑诉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更新执法理念、转变执法行为、调整工作方式,明确了“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的执法理念,推行所队领导示范办案制度,定期对评选的优秀和瑕疵案件进行讲评。严格落实网上案件考评,加强日常监督考评。按月下发“法制暨执法规范化建设、阳光警务执法办案公开、执法质量考评、执法办案场所”四个考评通报,遵照“日记载、周销号、月考评、季归档”工作规定,让执法工作无死角。在侦查过程中,自觉接受检察机关监督。2016年会同县检法机关制定了《宁陕县公检法联席会议制度》,共召开会议10场次,有效助推刑事执法规范化前行,结合执法工作实际出台执法工作指引26件。四是依法履职,执法力度有增强。2015年以来,县公安局严格依照诉讼法认真履行职责,加大了对影响社会稳定的刑事案件的办理,刑事立案650起,刑事拘留238人,提请批准逮捕181人,移送审查起诉295人。五是加大投入,执法环境有改善。县公安局在局机关建设了标准化执法场所办案区,在各执法所队建设了执法办案中心。2016年对全局执法办案场所进行升级改造,所有刑事案件都必须在办案区办理,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实现了对执法行为全方位、全流程、全过程的实时记载、监管;2016年完成案件管理中心标准化建设,负责全县警情登记、分流、受立案等工作的全程监管。按照“中心+室”工作模式,在4个部门警种和7个派出所建立案件管理室11个,配备案管民警11名;制作了执法办案区规范使用演示片,投入20余万元资金,建立了音视频防磁防辐射储存系统暨执法记录仪存储管理系统;建成执法记录仪数据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对民警执法办案的全程监管。

(二)执法规范化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公安局通过加大执法培训、完善执法制度、强化执法监督、改善执法条件等措施,积极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得到加强,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社会治安持续稳定,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