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早期查处违反政治和组织纪律的案件
2、三个北大毕业的红军
3、彭德怀三摘自己画像
4、毛泽东送给青年“两件礼物”
5、调查研究的楷模
6、党旗的诞生历程
7、捐出1000万的女空降兵
8、将炮头对准祖国的留学生
9、一生培养79名院士的叶企孙
10、毛泽东回忆在中央苏区“鬼都不上门”的挨整日子
11、王荷波:铁肩担当,品重柱石
12、***一大代表的迥异人生
13、黄克诚:为纪委凝铸忠诚底色
14、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五大精神”
党早期查处违反政治和组织纪律的案件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实践中,很多同志经受住了革命斗争大潮的洗礼和锻炼,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为党和国家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但是,也有一些投机分子和意志薄弱分子,他们经不起疾风骤雨般的斗争考验,在错综复杂的形势和残酷激烈的斗争中动摇了革命的信仰,丧失了革命的意志,迷失方向、蜕化变质甚至叛变投敌,这些人最终都难逃党纪的严肃处理。
查处陈公博案
陈公博(1892--1946),原籍广东乳源。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1921年春参与组织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同年7月参加***一大。
一大期间,会议在讨论党在现阶段的目标和策略时,特别是党员能否当议员或到政府里去做官等问题上,出现了分歧。这本来是十分正常的事,但陈公博却视这种争论为两面派互相摩擦,互相倾轧而“心内冷然”,从而导致“不由得起了待机而退的心事”。以参加***一大为转折点,陈公博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热情急剧下降,以至于在几个月时间内,对共产主义学说产生了怀疑和困惑,后来竟产生出国留学的念头,以逃脱党的工作和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1922年6月,粤系军阀陈炯明发动叛乱,炮轰孙中山在广州的总统府。为此,***中央召开杭州西湖会议,决定联合孙中山反对陈炯明。会后,中央要求广州党组织断绝与陈炯明的关系。不料身为***一大代表、广东区委负责人的陈公博却拒不执行党的决定,公然写文章支持陈炯明,这理所当然地遭到中央的批评,受到留党察看处分。中央要求他去上海回答党内的质疑,他也不予理睬。后来,他竟公然声明绝不受党的羁束,不再履行党的任务,并拒绝服从去莫斯科学习的组织安排,一意孤行,踏上了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之路。
对这种公然违背党的纪律、擅自脱离组织的行为,***中央按照党章规定给予严肃处理,开除陈公博党籍。同时改组广东区党组织,由冯菊坡同志负责广东区委工作。
查处周佛海案
***一大代表的周佛海,在参加一大后不久便东渡日本。此后,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信仰逐渐发生动摇,对党的工作态度消极。1924年回国后,他应邀来到广州国民党中央任职,同时兼任广东大学教授。尽管家中有妻子和孩子,却仍然与一个富家小姐混在一起。这段时间,周佛海受反动分子的影响,革命理想动摇,与共产党在思想理论上的分歧越来越大,与党离心日益加重。***广州支部负责人对他进行了耐心批评和教育,帮助他认识错误。但他毫无悔改之意,后来竟公开声明与共产党脱离关系。为维护党的先进性、纯洁性,1924年9月,***中央研究决定开除周佛海党籍。
查处包惠僧案
***一大代表包惠僧直到多年以后,仍然对1927年春夏之交的那次党纪处分决定记忆犹新。1924年,他奉党组织之命加入国民党。他在担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14师夏斗寅部党代表期间,没有将该部整编计划和在湖北宜昌三个多月的工作情况及时向党组织报告,受到党中央批评。尽管他接受了批评,并向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提出了辞职,但随后夏斗寅率部发动叛乱。
党中央认为包惠僧在任夏斗寅部党代表期间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对夏部叛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给予包惠僧留党察看的处分。
查处郭平伯案
在残酷的斗争面前,一些投机分子、动摇分子包括一些意志薄弱分子,经不起考验而脱离组织、蜕化变质甚至叛变投敌。1927年春,***党组织和国民党左派在武汉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群众大会,公审处决了一批背叛革命的分子,郭平伯就是其中的一个。
四年前,郭平伯是一位共产党员,参加过京汉铁路大罢工,还担任了湖北省工团联合会机关报——《真报》的社长。
在京汉铁路大罢工的二七惨案中,郭平伯被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所吓倒,动摇了革命信仰,对革命前途感到绝望。他逐渐脱离了革命队伍,开始与军阀当局勾结,谋取名利地位,沦为一名工贼。
1923年11月份,经***三届一次会议决定,开除郭平伯党籍。郭平伯被开除出党后,不但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充当反动军阀的帮凶,镇压工人运动,破坏国民革命。此后,他又堕落成为国民党右派政客,公然破坏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和工人运动。
北伐军打到武汉以后,他被捕了。1927年,相继发生赣州惨案,发生上海蒋介石四一二政变以后,在这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他在武汉经过公审被执行死刑。
三个北大毕业的红军
北京大学是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一些人加入了共产党,参加了红军。大浪淘沙下,他们有的坚持革命,为党和国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有的却经不起困难的挑战或诱惑而叛党。
伍中豪。生于1905年3月14日,湖南省耒阳市,幼年丧父,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文化。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在李大钊的教诲下,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25年5月,伍中豪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成为林彪的同学,不同的是伍中豪编在步兵科第一团八连,林彪编在步兵科第二团三连。1926年5月,伍中豪赴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任军事教官,而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是毛毛泽东。从此以后,伍中豪便成为毛泽东的忠实追随者。在井冈山时期,他被誉为“第四军的文学家”,也被称为伏击战大师。伍中豪被称为井冈三大骁将之一(另两位是黄公略和林彪),然而天妒英才,1930年10月,伍中豪带领部队执行任务时遭到靖卫团偷袭而牺牲,时年25岁。
张国焘。于1897年11月26日出生于江西萍乡,1916年秋,他考入北京大学理工预科,1919年从预科毕业转入本科。1920年,他跟随李大钊参与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活动,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他在校期间参加了五四运动,担任北京学联主席,是北京学生领袖之一。1932年张国焘进入鄂豫皖苏区,他为鄂豫皖根据地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他却错误地执行了极左路线,杀害了一大批优秀的红军将领,比如曾中生、许继慎、邝继勋(曾中生、许继慎是36位军事家之一),这些本都是红四方面军的中坚力量,然而却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清洗了,就连徐向前元帅的妻子程训宣也未能幸免于难。徐向前在《历史的回顾》中记述:“将近3个月的‘肃反’,肃掉了2500名以上的红军指战员。”而当时的红四军不过1.5万人。特别是在红军会师的过程中,张国焘反对***中央的决定,并宣布另立中央,在南下的过程中使红军损失巨大,为教育广大干部,党中央对张国焘的错误进行了批判,他因此怀恨在心,1938年4月初,他乘祭黄帝陵之机逃出陕甘宁边区,并投靠中国国民党,走向了人民的对立面,1938年4月18日他被开除党籍。叛逃后的他加入了国民党军统并从事反共特务活动,上演了一幕“***创始人反对***”的闹剧。1979年12月3日,死于加拿大多伦多。
贺诚。字润之,与毛泽东同字号。他于1901年出生于四川省射洪县,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1925年他认识了陈毅,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他被党中央派往广东国民革命军中做医务工作,并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任起义总指挥部军医处处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担任海陆丰后方医院院长,***汀连中心县委宣传部部长,军委总军医处处长,红军总医院院长兼政治委员,并参加了长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195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彭德怀三摘自己画像
1949年9月28日,彭德怀接到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新疆省政府主席兼新疆保安司令包尔汉的起义通电,他十分高兴,对身边的同志说:“立即出发!到新疆去!”
10月1日,彭德怀在张治中、陶峙岳等人的陪同下,来到新疆首府迪化(今乌鲁木齐)市。数万名各族同胞拥上街头,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迎彭德怀一行。在沸腾的人流里,出现了一些彭德怀的画像。
彭德怀走着走着,忽然发现自己的画像,浓黑的眉毛顿时拧了起来。他一个箭步冲过去,挡住了那几个抬着画像游行的人。抬画像的群众一下子没认出彭德怀,诧异地问:“你要干什么?!”彭德怀指了指他们抬着的画像,说:“这个人模样太难看,你们就不要举着他过街了!”抬画像的人一怔,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彭德怀竟伸手一把扯掉了画框上的画像。
抬画像的人气愤至极,一把揪住彭德怀,大声叫道:“你知道我们抬的是谁吗?这是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常胜将军彭德怀!”几个民兵见状也围拢过来,指着彭德怀:“快!把这个坏人抓起来!”彭德怀不由得笑了:“同志们,同胞们,我就是彭德怀,就是这个画像上的人!”大伙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彭德怀接着说:“你们不用害怕,我只是想给你们提一点要求,以后不要抬着我的画框子来回走了,你们要举,就举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举象征革命的红旗!”众人闻言,热烈鼓掌。
还有一次是发生在1949年岁末。这天,一野二兵团在兰州召开扩大会议。开会不久,一位迟到的代表带来喜讯:“彭总到了!”代表们喜出望外,纷纷起立鼓掌。彭德怀一脸笑意地走了进来,还没走几步,他脸色陡变,驻足不前。陪同进场的兵团司令员许光达估计有纰漏,立即示意代表们安静。只见彭德怀手指主席台上自己的画像一声怒吼:“快把靠边的那个‘猪头’给我摘下搬走!”大家听后为之一震,全场鸦雀无声。彭德怀又发问:“都摆摆看,我彭德怀吃多少干饭,有啥资格能抛头露面地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并排起来?”接着又问:“我说过不准挂我的像,为什么就白说?” 许光达立即回答道:“是我们粗心大意,忘了彭总立下的规矩,我们马上改正。”,看着自己的画像摘了下来,彭德怀的火气才慢慢消了。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作为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可谓战功显赫。但他总是不准人们宣传他个人,就连新闻记者给他拍张照片都要受批评。记者们知道他的脾气,采访时只能远远地偷拍几张。有一次,彭德怀到一个山洞里看望慰问志愿军战士。谈话间,彭德怀的目光落在山洞墙上的一张照片上,脸色突然严肃起来。战士们面面相觑,莫名其妙。“挂我的像干什么?撕下来!”彭德怀下命令似地对战士们说。呵,原来是为了这个!不知是哪位战士,在画报上剪下了一张彭德怀的像贴在墙上,这显然是出于崇敬之心。看到彭德怀这么严肃认真,这名战士只好把画像轻轻揭了下来。
毛泽东送给青年“两件礼物”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奔赴延安寻求革命真理。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既有共产党员,又有国民党员,还有其他不同政见者;既有红军战士、白区地下党员,也有沦陷区来的失业、失学青年,还有部分国民党要员的子女。毛泽东对这个青年群体的成长成才非常关心。1938年4月,毛泽东参加陕北公学第二期开学典礼时,为延安青年们送去了两件珍贵的礼物。他说:“今天陕公开学,我应当送点礼物。但是,我没有多少东西,只能送你们两件礼物。第一件,是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第二件,是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毛泽东认为,知识青年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就要“到工农群众中去”。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青年:“我是个学生出身的人,在学校养成了一种学生习惯,在一大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学生面前做一点劳动的事,比如自己挑行李吧,也觉得不像样子……革命了,同工人农民和革命军的战士在一起了……我才根本地改变了资产阶级学校所教给我的那种资产阶级的和小资产阶级的感情。”
毛泽东教丁玲“如何当好主任”则又是另一段“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佳话了。当时,毛泽东任命丁玲为中央红军警卫团政治处副主任,丁玲担心不能胜任,毛泽东告诉她,当好主任首先要放下架子,深入实际,搞好各方面的关系。后来,丁玲深入连队谈心,放弃吃小灶白面的待遇,在与干部战士同吃小米杂粮中建立起了亲密感情,也深刻体会到了“知识分子出身的干部若不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在革命战争中就会一事无成”。
毛泽东鼓励青年参加生产劳动,培养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为抵御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解决经济困难,毛泽东向知识青年们发出了“一面学习、一面工作”的号召。一些人初到延安时,对此不是很理解,不愿从事生产劳动,认为投奔延安是来打日本鬼子的,不是来扛镢头的。毛泽东风趣地对他们说,我也不愿意搞生产,但是有一位同志不答应,他就是“肚同志”。一句话,把青年们都说笑了。在打窑洞修建校舍时,有青年抱怨:“光打窑洞,啥时候才学习呢?”毛泽东得知后告诫青年,打窑洞就是学习,而且是很重要的学习,不要小看打窑洞,打窑洞是接近工农的第一步,打窑洞就是打通和工农群众隔开的墙。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亲切关怀下,延安青年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成长为坚强的革命战士,为党为人民创造了光辉业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新时代新起点,青年要承担起历史使命,必须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领航,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将个人理想汇入时代洪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功立业。
调查研究的楷模
1958年7月,朱德和随行人员到兰州五泉山考察,途中看到一座牌坊,牌坊上正书:“高处何如低处好”,后书:“下去还比上来难”。朱德感慨道:“古人把‘下去还比上来难’写在这里,也是寓意很深啊!要是同我们的现实情况联系起来看,的确是‘下去’更难些。所以,毛主席一再倡导各级干部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倡导干部下放锻炼,将军下连当兵,书记种试验田。”朱德一贯十分重视“下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可以说伴随一生,受益一生。
通过对世情国情的深入调查,朱德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早年,朱德在旧军队带兵打仗时,战前“总是坚持从各方面弄清敌人阵地的情况”。他曾说:“每次作战,无论大小,我总事先勘察地形,精密计划每项细节。”这种良好习惯,使他经常能打胜仗,“主要战术一般都很成功”。突出的战绩让朱德很快成为滇军著名的将领。后来,朱德到德国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了解详细情况,“差不多旅行了全部的德国,到处去过了”。通过对德国的深入了解,朱德“认清中国革命问题是与国际问题相连的,而且了解到革命决不是某一块地方的事情”,开阔了视野,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追求和选择。从德国到苏联后,朱德继续保持了这一好习惯。他在莫斯科学习时,常常深入农村和基层,跑了不少地方。用朱德自己的话说:“比在柏林时看世界更要深刻一些了。同时更把中国的事看通了。”在苏联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感受,进一步加深了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并将其确定为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曾指挥千军万马的朱德不顾年事已高,经常下去调研,体察民情民意。据统计,从1956年至1966年,朱德在外视察调研就达27次,平均每年外出近90天,这11年间他向中央致函致电24封,写出调查报告13个,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党旗的诞生历程
中国共产党党旗是党的象征和标志之一。我们今天看到的党旗并非自党成立之日起就存在的,党旗从无到有直至定型经历了较长时间,其过程与党的发展壮大的历史密切相关。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各地党组织模仿俄共(布)旗帜的式样,以镰刀斧头作为标识,具体规格式样不尽相同。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南昌起义时,因为形势的要求,中国共产党打出国民党的旗帜。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及其他场合多次强调:“国民党的旗子已成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秋收起义中提出,应该打出一面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并要何长工负责设计。这面旗帜用鲜艳的红布制作,在中央缝着一个黄色五角星,在五星的中心是镰刀和斧头,白色旗套上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字样。从此,我们党和军队有了自己的旗帜。
1927年10月15日,***南方局、广东省委联席会议通过《***广东省委第十四号通告:最近工作纲领》,明确指出:“废除青天白日旗,改用红旗,以斧、镰为标志。”基本框定了党旗的轮廓和构成要素。1933年4月,***中央决定,把党旗党徽中的“斧头”图案调整成为“锤子”图案。由于战事频繁,这项决定未能全面贯彻执行。此后,在党旗的有关表述与制作使用中,出现“斧头”和“锤头”混用的现象。1945年4月,***七大在延安召开,会场上的六面党旗鲜艳夺目。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全国代表大会上悬挂党旗。
新中国成立后,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非常关心党旗的问题。1950年6月,他就党旗问题致信刘少奇,并附三套党旗图案及说明。同年,***中央组织部拟定党旗制作方案:“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其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缀黄色镰刀斧头,旗杆套为白色。”此后由于政治运动接连不断,关于党旗规范式样一直没有正式统一规定。
直至改革开放后,党旗的问题才被重新提上日程。1996年9月21日,***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正式定下党旗规范:“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从此,中国共产党党旗有了统一明确的规范。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专门写入“党徽党旗”一章,对党徽党旗图案的性质、制作和使用作出明确规定。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党旗经过75年历程才明确式样,经过81年写入党章。重温这段历史,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党员身份,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党旗的感召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斗。
捐出1000万的女空降兵
2018年9月,一对老夫妇在银行汇款的时候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两人的穿着打扮很普通,但是汇款金额却高达1000万。银行员工赶紧报了警,警察到来之后,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这才知道,原来这对夫妇中的妇人竟然是中国首批女空降兵中的一员,名叫马旭,其丈夫名叫颜学庸。马旭14岁时成为一名光荣的空降兵。退役之后,她和丈夫颜学庸一起加入到了试验中,最终获得了很多专利。多年来,二人在科研上得到了1000万元的奖金,这是两位老人穷尽一生才攒下来的。
将炮头对准祖国的留学生
新中国成立时,很多国外留学的中国留学生迫不及待踏上归国之路,但有些人因为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心思的转变,不愿再归国,选择留下。
梁思成和梁思礼兄弟俩,一个是我国的建筑学人才,另一个是我国航天方面的人才,与钱学森共事,一起研制出了4个型号的战略导弹,其中就有洲际导弹。
当年与梁思礼一起出国留学的林烨,毕业于清华大学,被国家寄予厚望派出留学。等到梁思礼选择回国时,林烨因为美国开出的丰厚条件而选择留下。林烨留下后就入了美国国籍。美国的民兵洲际弹道导弹多种型号的研制都有其参与,被波音公司聘为首席科学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他的年薪就已经达到了30万美金,还在西雅图有一处高级别墅。
梁思礼,住的还只是单元楼,而林烨却已住上了豪华别墅,但一个是在保护国家,而一个则在威胁国家!
一生培养79名院士的叶企孙
叶企孙,1898年出生在上海一个书香门第。在父亲的影响下,叶企孙不仅学习传统的四书五经,同时也接受西方的思想与文化,比同龄人要博学很多。1911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