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经验交流:汝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创新案例
一、引言
汝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于2018年9月成立,2018年12月被确定为河南省试点,2019年10月纳入全国试点。汝州市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开展多姿多彩、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中心认真贯彻试点工作部署,结合自身优势特点,建立“123456”阵地网络,形成全域性实践阵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坚持走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群众路线,开展“十融十创”,使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指导协调功能向中心(所、站)优化集中,活动开展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成为大众平台、精神、广阔舞台,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紧贴群众需求、走深走细走实,开启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汝州模式”。
二、背景介绍
汝州市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试点,汝州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汝州市委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河南省委、平顶山市委关于试点工作的部署要求。汝州市委书记现场过问、悉心研究、严格要求,具体指导中心建设在吸引群众参与、丰富试点经验、突出实践功能上更进一步、扎实向前,推动党的科学理论深入人心,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三、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全域阵地
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主任(所长、站长)均由同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担任,三级体系全域覆盖,充分发挥其面向大众开展道德教育的依托功能,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在哪里。
(一)“123456”实践阵地模式
1.一个广场
汝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
2.两条路径
开发“文明实践云平台”,实行“线上定菜单,线下多联动”。将涉及志愿者注册、招募和实践活动发布、派单、接单、积分兑换等功能“线上对接、线下办理”,实现网上网下同步,线上线下同频。
3.三级体系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4.四类基地
理论宣讲实践基地、法律法规实践基地、文艺创作实践基地、传统文化实践基地。
5.五有场地
有固定场所、有统一标识、有专人负责、有工作制度、有活动项目。
6.六大平台
理论宣讲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健身体育服务平台、法律法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