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司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2024-12-25 | 阅读:1268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司法局 2024 年工作总结及 2025 年工作计划

2024 年,区司法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在法治建设、法律服务、社区矫正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政治引领,加强党的建设

(一)强化政治理论学习

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等内容。通过局党组会议、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专题讲座等形式,组织集中学习 [X] 次,开展专题研讨 [X] 次,撰写学习心得 [X] 余篇,引导全体司法行政干部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确保司法行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创新学习方式方法,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线上利用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丰富的学习资料,方便干部职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线下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组织实地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让干部职工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更能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精神力量,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二)压实党建主体责任

局党组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定期研究部署党建工作任务,制定党建工作计划和责任清单,明确党组成员分工,确保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党支部建设,严格落实 “三会一课” 制度,上半年共召开党员大会 [X] 次、支部委员会 [X] 次、党小组会 [X] 次,上党课 [X] 次。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X] 次,丰富党员组织生活,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严格党员发展程序,注重培养和吸收优秀青年干部加入党组织,上半年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X] 名。

为进一步强化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局党组还建立了党建工作考核机制,将党建工作成效纳入干部职工绩效考核体系,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形成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加强对党支部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定期对党支部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不断提升党支部工作水平。

二、聚焦主责主业,推进法治建设

(一)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

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对拟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上半年共审查规范性文件 [X] 件,提出合法性审查意见 [X] 条,确保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对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废止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的规范性文件 [X] 件,维护法制统一。

在规范性文件审查过程中,建立了多部门联合审查机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及利益相关方参与审查,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确保规范性文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制定过程的监督,严格执行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确保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依法依规进行。

强化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作用,为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合同签订等提供法律咨询和合法性审查服务。上半年共参与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 [X] 件、行政合同审查 [X] 件,提出法律意见和建议 [X] 条,有效防范行政决策法律风险。

进一步完善了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管理制度,明确其职责和工作流程,加强对其工作的监督和考核,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效率。建立了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案例库,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今后的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开展行政执法专项检查 [X] 次,对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执法程序、执法文书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培训 [X] 次,培训行政执法人员 [X] 余人次,提高行政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落实行政执法 “三项制度”,推进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在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中,创新监督方式方法,采用 “互联网 + 执法监督” 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执法中的问题。建立了行政执法投诉举报机制,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对群众反映的行政执法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群众,提高了行政执法监督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二)法治宣传教育广泛开展

落实 “谁执法谁普法” 责任制: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国家机关 “谁执法谁普法” 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明确各部门普法职责,推动形成大普法工作格局。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上半年共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 [X] 场次,发放宣传资料 [X] 万余份,受众人数达 [X] 余人次。

建立了 “谁执法谁普法” 责任制考核评价机制,将各部门普法工作成效纳入法治建设考核体系,加强对各部门普法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确保 “谁执法谁普法” 责任制落到实处。同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普法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突出重点对象普法:加强领导干部法治教育,举办领导干部法治专题讲座 [X] 期,组织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 [X] 人次,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开展 “法治进校园” 活动 [X] 场次,通过法治讲座、模拟法庭、法治手抄报比赛等形式,增强青少年学生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社区居民法治教育,利用社区法治宣传栏、法治文化广场等阵地,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X] 场次,提高社区居民法律素质。

针对不同重点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普法方案,采用不同的普法方式和手段,提高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在领导干部法治教育中,采用案例教学、研讨交流等方式,增强领导干部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通过组织法治文艺演出、法治微电影展播等活动,激发青少年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在社区居民法治教育中,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案例,向社区居民普及法律知识,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

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普法宣传,开通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账号,定期发布法治资讯、法律法规解读、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上半年共发布新媒体普法信息 [X] 条,阅读量达 [X] 余人次。制作法治宣传短视频 [X] 个,在新媒体平台播放,受到广大群众好评。开展法治文化活动,举办法治文艺演出 [X] 场次、法治书法绘画展览 [X] 场次,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