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管理中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5月31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深刻阐释了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对开展主题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
按照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参加了公司党委、支部组织的集中学习研讨、主题党课、主题日、调研等活动,切实做到了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提高了自己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思想意识。 下面就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合格党员
1.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真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幸福,成功解决了为谁执政这一根本问题,赢得了人民的拥护,赢得了长期执政的地位。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把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牢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美好未来和最高理想前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不断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2.初心和使命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初心和使命就是理想、信念、宗旨,就是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就是奋斗精神和优良作风。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和安身立命之本。理想信念凝结着初心与使命,是正气之魂、力量之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党员干部精神上缺不缺钙,直接关系着工作状态、思路、成效。如果理想信念动摇了,就会失去奋发向上的思想根基,缺乏战斗力。理想信念丧失了,就会失去精神支柱,迷失方向。
我们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如果丢掉了初心、忘记了使命,就会陷入“四种危险”,就会经不起“四大考验”,就会缺乏前进的动力。
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合格党员
当前,我们党内、包括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从根源上说都是思想上的问题。从延安整风运动以来,我们党开展的历次集中性教育活动,都是以思想教育打头。开展这次主题教育,就是要推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理论武装,聚焦解决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子问题,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
只有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一名合格党员。否则,就不能真正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就不能真正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
4.坚守初心,不辱使命
作为乌石化公司工程管理部的党员干部,我们的初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乌石化广大员工谋幸福,我们的使命就是一心一意为乌石化谋发展,我们的目标就是早日把乌石化公司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炼化一体化企业。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乌石化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更加强烈,期待更高、更稳定的收入、更好、更安全、更环保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等。乌石化人的美好愿望就是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一是要抓好生产经营活动,保证生产装置的安稳长满优生产,二是要加快乌石化的发展。
近期,公司总经理王红辰提出了乌石化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按照集团公司确定的炼化业务稳健发展战略、加快新疆油气业务发展及高质量发展要求,第一:以炼化一体化优化为目标,将炼油和化工业务作为一个整体,统筹内部资源配置;第二:力求实现炼油产品结构最优,增产航煤、重石脑油、高标号汽油及高品质焦炭等高附加值产品;第三:炼油向化工的转型,力求实现化工产品的高端化和差别化。从装置结构和资源现状入手,优化加工流程,适度进行改造,压减汽柴油产量,实现P*达产,增产丙烯、苯乙烯、异壬醇等化工产品,实现原油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第四:盘活存量资产,一化肥转产乙二醇。努力把公司建设成国内一流炼化一体化企业。
增产、转产以及安全、环保隐患治理都需要上新建项目或改造项目,目前来看, 80万吨/年连续重整、500水库引水工程、苯乙烯工程开工建设在即,接下来工程建设任务十分繁重,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发扬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弘扬乌石化“九五*七”精神,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一家人”理念,团结引领工程管理、监理、施工、属地等参建单位,万众一心,为乌石化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坚持问题导向,找差距,抓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键是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要坚持问题导向,真刀真枪解决问题”。按照公司党委要求,坚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通过学习教育、调研、征求意见,结合近期QHSE体系检查,日常工作,检视出以下几方面问题:
1.理论学习深度不够,距离学懂弄通做实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做出的系统回答。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近10天的集中学习也仅仅是把“纲要” 、“汇编”和“选编”粗略的通读了一遍,距离学懂弄通做实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是搞好这次主题教育的基础。在接下来的主题教育活动中,要静下心、沉住气、反复学,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学懂就是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努力把每一点都领会深、领会透,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弄通就是要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党史、国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贯通起来,同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战略部署贯通起来。做实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强化问题导向,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努力使自己的政治思想理论水平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2.作风建设方面存在项目管理工作不扎实、密切联系群众不够。尤其与监理、属地单位、承包商沟通交流不足等问题,实质上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表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指导河南省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建设,就要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党性是作风的内在修养,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抓作风必先强党性。
必须拿出“自我革命”的勇气,勇于对自己开刀,壮士断腕,坚决革骄去满,革庸去懒,带头纠正“四风”。坚持以人为本、群众至上,深入基层接地气,走进一线搞调研,主动拜群众为师,向群众问计,接受群众监督。工作中真正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功夫。主题教育活动有期限,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做到常想、常抓,不断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
3.工程项目管理上存在现场安全违章多、质量通病多、进度滞后多的问题。这些问题表面上看似独立的,实质上背后的原因是系统性的,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突出表现为:
(1)工程项目管理是对项目发展周期全过程的管理。跨越了从项目立项、设计、采购、施工、调试、验收、运行和后评价,跨度大、时间长。
(2)参与和涉及工程项目管理的主体多。有业主、监理、设计、工程承包商、供货商以及政府的监督管理部门等单位,由于各自的利益和立场不同,管理和组织协调的难度大。
(3) 石油化工工程项目本身技术和内容就十分复杂。而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又包括安全、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包括项目组织的建立与管理、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多个方面,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管理。
(4)工程建设项目的一次性和固定性。使得工程施工受气候、水文、地质等因素影响大,尤其是石油化工工程受周边运行装置安全管理限制,因而管理复杂。
三、如何解决工程管理中的各项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他还特别强调,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工程建设上有些问题存在已久,有可能被习以为常地忽略。这种现实问题看似损害不大,但久拖不决,时间长了,积患已久,就很有可能一朝爆发酿成大祸。
1.我们要清醒认识到问题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从行动上正视和面对,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使命担当精神,积极投身于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要从制度上正视和面对,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根本性长效机制。要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
2.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全面分析研究问题的性质,查明问题的形成原因,认清问题之间的联系。还要分析研究问题的轻重缓急,只有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既找到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焦点、重点和难点,又能着眼全局、把握大势、兼顾长远,有效化解各种复杂矛盾。
以上是我一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