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X县城经济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
县城区域经济发展调研组
县城区域是县域经济发展主体,是功能完备的经济单元,产业齐全、优势互补、协调运作、自我服务等功能完备,是一个可以按照自己模式相对独立运作的社会经济单位。也是二、三产业和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是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地。县城区域经济做不大,资源和优势难整合,县域经济难繁荣,城乡二元结构难打破。县城区域是县域经济的发展极,是县域经济的核心,县城区域经济做大、做强,就能够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如何发展县城区域经济?为此我们广泛开展了调研,剖析当前县城区域发展现状、塌陷,充分论证县城区域特色,并就如何发展县城区经济提出初步设想。
一、现阶段县城区域基本现状
县酿溪镇总面积63.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1763平方公里的3.6%,下辖11个社区,29个村委会,100%的村通电、通公路、通电话,2005年城关镇建城区总面积8.9平方公里,占酿溪镇总面积的14.1%,城区总户数19124户。城区总人口59411人,占全镇全部人口82116人的72.35%,城区公共绿化地面积1.98平方公里,占城区面积的21.52%,城区自来水日供应量1万吨。酿溪镇城区是全县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城区行业门类齐全,2004年经济普查表明:县城区二三产业企业315家,个体工商业1363户。其中工业企业81家,个体工业190户,主要工业有造纸、印刷机械、化工、水泥、矿产品冶炼等;建筑业资质以上企业5家,无房地
产开发企业;商业企业31家,个体商业1173户,三产业无特色,主要是商业、饮食、运输等传统服务业。2005年城区生产总值为10.7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7.6%,各项税收占全县工商税收56.1%。
二、现有城区历史发展塌陷
纵观酿溪镇城区50多年的发展,到现在我们认为存在以下塌陷:
1、支柱工业没有形成。1995年前,县工业在X市各县中是首屈一指的,卷烟、精锑、化肥、水泥、印刷、机械等行业已初具规模,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先是红日机械厂搬至岳阳,后是卷烟厂的关停,接下
来是国有集体工业的破产拍卖改制,到现在,我县的工业同X市各兄弟县比较就找不到以前的优势,按国际普遍采用的六大工业化标准评价,全县工业依然处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城区工业也只是刚迈入中级发展阶段门槛。城区的主导产业是工业,但没有形成支柱,销售过收入亿元的工业企业只有1家,过5000万元的工业企业只有3家,上交税收没有过千万元的企业,城区的工业企业还没有一家创造出在全市、全省有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城区工业普遍存在技术设备落后,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管理粗放等通病,发展后劲不足。
2、经济布局追小求全。城区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错误地认为什么行业都想上,要做强工业,除了冶金、机械、化工、造纸,还要上建材、印刷、玻璃、塑料、医疗、文具;提速发展第三产业,马上规划在县城大新街发展成为服装一条街,新涟街发展建材一条街,区区一条街总长1公里左右,怎能成街发展,就是能发展,也做不大做不强。这些往往是忽视城区地方特色,不注重比较优势成本,追求“小而全”,企业缺乏竞争力。
3、城镇区域规划窄小。Z镇城区现有常住人口不足6万人。为全省各县县城平均常住人口的84.6%,而全省最高达20万以上。我县总面积与邵东县相当,现有建城区面积不足邵东县的50%,区域空间小,导致城区辐射能力差,城镇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利用率也不高,城区作为县域经济的中心,不能起到凝聚力的作用。
4、区位优势把握不佳。长期以来,就县城近城优劣问题,过多的强调劣势,片面地理解离X市太近,消费、购物转移到市区,没有充分发挥近城优势将城市和县城连为一体发展,打造后花园只是一句空话,“后花园”没有花蕊,当然不会引来蜜蜂,错过发展良机。
5、总体经济无序发展。各规划期我县都制订了中长期规划,但只是全县经济总体中长期规划,更没有按制定的规划去实施,县城区规划,仅限于酿溪镇范围内,建县50多年了,县城区规划还只完成第二次修订工作,长期以来,对县城区域经济的发展谈不上有总体宏观蓝图。眼前利益、即得利益意识太浓,不管未来前景影响,更不管对环境的影响,有什么项目上什么项目,经济总体发展无序。
6、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县城是重点工业企业的集中地,共有污染企业25家,大多分布在资江酿溪段两岸。基本属于资源型和污染型企业,主要为造纸、水泥、化工、冶炼、轻工等五大行业,其中造纸企业15家,占60%;2005年,县城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823.5万吨,比2002年的633.5万吨增加30%,县城工业废气排放量为231485万标立方米,比2002年的174049万标立方米增加33%,县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5.2万吨,比2002年的12.3万吨增加23.6%。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突出表现在:一是工业污染物总排放量逐年上升。县城废水排放量平均每年递增10%,废气排放量平均每年递增11%,固体废物产生量平均每年递增8%。二是资水治理举步艰难。实现了废水达标排放的企业只有6家,占污染企业总数的24%,有少部分企业很少治理或者不治理,废水直排。三是排污大户超标排放污染物。湖南阳光电化有限公司、广信造纸有限责任公司,县兴肥有限责任公司、水泥实业有限公司这4家企业排污总量占整个县城污染总量的60%,企业对外排放的污染物均远远超过国家标准。四是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污染问题难解决。县城每年生活污水达600万吨,生活垃圾8万吨。而目前我县还没有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排资江,生活垃圾也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人口的增加,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
三、城区区域优势
不管是长三角、珠三角、温州还是长株潭等经济区域,其快速发展经验现实告诉我们,均要有自己的区域特色优势。但县城区域经济不可能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和对外开发战略发展模式,也不可能走由于准需求诱致制度变迁型“温洲”模式,唯靠特色才能立足、生存。研究挖掘我县自身特色优势,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座省地理中心。县城地处湘中X盆地,地理座标:东径118°8'—111°50",北纬27°15′—27°38′,是湖南省地理中心,县城毗邻X市中心8公里,距离娄底市98公里、冷江市76公里、连源市65公里,素有“卫星城”之称。
2、近城位置优越。县城区域大坪白云路与X市蔡锷路、酿溪镇新阳路经过漁溪桥与X市塔北路对接,成为县城与X市交通的主动脉,实际上已
将县城同X市区连城,融入X市“1小时”经济圈,发展符合X市“双百”规模大城市发展规划。
3、交通网络健全。207国道由涟源经我县坪上镇、严塘镇、酿溪镇城区、X市区、X县贯穿南北;107国道路过我县雀塘镇经渔龙公路与县城东西相连;资江自南向北经X市区、酿溪县城、新田铺镇、大新乡、坪上镇、纵贯全境,X火车站、货运北站距县城均只有十几公里。
4、高速公路即建。根据湖南省“十一五”规划交通重点建设项目(国家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安化至X高速段(由安化经涟源、娄底、至X市西效糖木山)、吉邵(吉安——X)高速即将开工建设,这两条高速路将在我县严塘镇交汇,并同潭邵、邵永、邵怀高速相接,严塘镇至县城仅6公里,两高速建城后,县城同全国南北、东西经济走廊融汇会一体,作为东、中、西三大经济梯度承接地带的区位优势正日益凸现,必将大大加速物流发展。
5、水源潜龙在渊。三板溪50万伏大电网已建成,投资13.6亿、装机容量13.5万千瓦的筱溪电站和投资4.3亿、装机容量4.2万千瓦晒谷滩电站,在未来三年内均将建成蓄水发电,不仅可以大大缓解我县能源瓶颈,同时,资江水位上升8米后将给我县水上运输、资江观光旅游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6、外力机遇良好。从国际上看,世界范围内正在加速第三次产业转移,产业链条全球配置,产业转移层次提高,全球分工化基础上的区域性产业势头强劲;从国内看,国家“西部”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为我县县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外部发展动力。
四、城区区域经济战略布局取向
大区域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建立在地缘经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由于各有优势互补、集聚效益、降低成本和整体利益提高的特点,是现代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趋势和体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科学掌握和运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规律,从区域优势的角度去寻找区域特色产业并加以培育,建立一个统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尤为必要。“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根
据县城区位优势和水资源优势,从战略上谋求城区经济布局总体思路是:“以酿溪为中心,融合严塘雀塘,构思经济核心圈;对接X市,打造一体化城区区域经济;做强工业、做旺旅游、做大城区、做新农村;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突出重点招商引资;依托科技振兴产业;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和谐发展。”明确县城区域经济的发展目标方向、阶段性任务,并对县城区域经济的发展决策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
1、区域规划:“扩容”。城区规划不能只限于酿溪镇,围绕公路、河流,铁路三大交通动脉为主线,在区域面积规划上扩容。县城区域南拓北展,西延东进,即沿大应路向南拓展,沿207国道向北严塘发展,向东推进至雀塘及X市双清区,向西延伸至晒谷滩。到2010年,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到18平方公里,新城区人口达到12.5万人,县城区域经济总量占全县GDP比重达55%,区域经济内税收占全县税收的68%。2015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到23万人。县城经济总量占全县GDP比重达到76%,县城实现的税收占全县税收的80%以上。
2、经济空间:“划圈”。区域经济的规划在空间应当是大范围的,构思“酿严雀经济核心圈,建设五条经济带”。即沿白云路、大应公路,做强大坪园区工业经济带;沿渔龙公路做大酿溪沙湾-雀塘工业经济带;沿
207国道酿溪一严塘建高效农业生态观光经济带;沿二广、吉邵两高速公路连线,为园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建严塘一雀塘农产品原料生产经济带。沿资江河,X一晒谷滩一(远期至筱溪)规划风景观光旅游经济带。
3、产业布局:“染色”。利用城区区位优势创地方特色经济、特色产业,县城区域经济的特色只能是工业和第三产业,工业特色经济以园区为主,每个园区选一、二种产品做大做强上特色工业。城区工业以机械制造、冶金、化工、箱包、生物医药、造纸、农产品加工七大产业为主线,具体主抓高速折页机和泵业、金锑系列深加工、固体聚合硫酸铁和锰系列化工、高档精品箱包、异维尔酸医药、A级纱管纸、密桔和红薯粉丝加工、再生资源转循加工业染上地方特色。第三产业产业重点又是以酿溪资江旅游综合开发为主导,延伸三产业产业链,规划在雀塘兰江区域建现代物流产业。
4、融合动力:“民营”。不管是区域内还是区域外的融合,都需融合主体。我县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131元,在X市各兄弟县中倒数第二,现
在的财政依然是吃饭财政,以政府为主体融合是不可能;国有集体企业收缩后,除垄断专营行业外,几乎没有国有企业,以国有企业做为主体融合也不可能;民营经济总量已占全县经济总量80%,在全国民营经济已占半辟江山,“非公经济36条”又为民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非公有制经济已经从原来数量性扩张的阶段到了加快发展、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在更广大的市场空间,追求更低的生产和营销成本、利润最大的过程中,产业梯度转移客观上对我们这样欠发过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民营经济是产业梯度转移的主体,必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政府应当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出台相关政策与市场对接,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县城区域经济发展。
5、融资方式:“引资”。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之一。计划经济体制下,融资靠银行贷款,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自1998年起,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在县级的金融服务出现空档,县级支行几乎成了上级银行大“储蓄部”、“存款部”,实贷权基本丧失。在自身积累不足、国家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相对而言,融资的最主要、最重要、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引资。无论是工业化、城镇化、还是区域化,都离不开引进外部资金,引资要顺应趋势,遵循规律,坚持四个思路:一要坚持内外并举。内资以民间资金、商业银行、开发银行为主,要主动适应跨国并购迅猛发展的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引进外商战略投资者,国际金融组织、世界银行贷款,坚持内资外资并重。二要立足引大,大小并重。要因地制宜能大则大、宜小则小、大小并重、大中小协调发展,三是顺应资本流动的新趋势,独资、合资、转让股权并重。转变观念、敢于突破控股被控股的思想障碍,拿出优势产业、优质企业、优良资产吸引投资者。四是以地生财,滚动开发,以存量换增量。土地是自然资源,也是社会财富,更是资本要素市场之一,要以地生财,既要合理控制企业新增用地,也要坚持滚动开发,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率,以现存有限的土地资源换取更大的财富空间。
五、城区区域经济发展建议
未来我国区域发展和经济合作将出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快,大城市圈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跨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