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系好“扣子”积极干,养好“脑子”带头干,甩开“膀子”大胆干。
2.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
3.把抓落实作为改革工作的重点,培训解读、政策解释、典型引导、专项治理、重点督察,打好“组合拳”,做到出台一件、落实一件。
4.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5.选准抓落实的切入点,扭住抓落实的着力点,把握抓落实的落脚点。
7.持续“钉钉子”,打出组合拳,拿出一抓到底的落实魄力,涵养善谋能成的落实能力,放开手脚干事,甩开膀子创业。
8.抓难点,补短板,尚未推出的改革要加快突破推进,已经推出的改革要加快落实落地。
9.用事实来说话,拿成果来证明,以实效来检验。
10.一步一个脚印走,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棒接着一棒跑。
11.闻鸡起舞谋发展,不断提升运行能力;敢为人先干实事,不断优化保障水平;不忘初心强队伍,稳步提升文明形象。
12.倡导“工匠精神”和精细化工作态度,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掌握情况要细、分析问题要细、制定方案要细、配套措施要细、工作落实要细,善于在精细中出彩,争做追求卓越的好把式。
13.展现勤勉高效好作风,不断提升工作精气神,对作出的决策、部署的工作、定下的事情,强化执行力,立说立行、马上就办,一抓到底、争求实效,使夙兴夜寐、激情工作成为一种常态,争做雷厉风行的快把式。
14.“吃劲”岗位是大熔炉,可以锤炼意志;“吃劲”岗位是大学校,可以增强本领;“吃劲”岗位是大舞台,可以施展才干;“吃劲”岗位是大摇篮,可以培养才俊。
15.啃“硬骨头”,接“烫山芋”。
16.找准思想观念转变这个“突破点”,抓好职责分工明确这个“着力点”,夯实保障体系完善这个“支撑点”。
17.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大刀阔斧、攻坚克难;以“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智慧运筹帷幄、总揽全局;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严明责任、狠抓落实。
18.动力不足不想为,能力不足不善为,担当不足不敢为。
19.拿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
20.心里不长草、头脑不分神、行动不偏离。
21.把握时代新特征、探索工作新规律、开创事业新局面。
22.思想上“挂号”,工作中“上账”。
23.把标尺立起来,把底线划出来,把形象树起来。
24.校准思想之标,把好行为之舵,绷紧作风之弦。
25.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
26.锲而不舍、弛而不息的劲头,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执着。
27.等不得”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松不得”的责任感,“停不得”的使命感。
28.说一句是一句,句句算数,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坚决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决策定一条是一条,条条算数,承诺说一个做一个,个个兑现,工作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
29.自觉强化“朝受命夕饮冰”的事业心和“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以昂扬向上的朝气、创新克难的勇气、走在前列的豪气、苦干实干的意气,打造一流业绩
30.看干部就是看肩膀,看能不能负重,能不能负荷,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要牢记责任重于泰山,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敢啃最硬的骨头,敢挑最重的担子。
31.敢于担当,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32.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
33.精神凝聚气质、通达未来,是事业的进步之基、发展的动力之源。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
34.多一分进取少一分安逸,多一分闯劲少一分守成,做好精气神的“加减法”,我们才会如革命先驱恽代英所言,“每日须辟一新境界”,使人生更加丰富和开阔。
35.面对问题和挑战,必须做到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杂而乱为,不以事急而盲为,不以事难而怕为,在改革中增强顾全大局的定力、谋事创业的脑力、走基层察民情的脚力,敢于攻难关、涉险滩、破藩篱、动奶酪。
36.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37.要敢于直面问题,矛盾面前不躲闪,挑战面前不畏惧,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经得住考验。
38.做事业的“定海神针”是荣光,更是责任和担当。忠诚是她的初心,坚强是她的品质,奋斗是她的本色,奉献是她的情怀。不负这一称谓,就能在历史的荡涤中凸显其坚,在风雨的洗礼中益彰其华,在执着的奋斗中锻炼其纯。
39.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抗战时的“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无不彰显了中华儿女高度的责任感和敢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40.牢牢扭住各项目标任务,落实主体责任,理清责任链条,拧紧责任螺丝,提高履责效能,打通关节、疏通堵点、激活全盘,努力使各项改革都能落地生根。
41.不提前调查研究,不考虑基层具体需求,为了落实上级任务,就以“责任状”的形式一签了之,只会让责任“悬在空中”。
42.以责促行、以责问效,抓紧抓实改革方案制定、评估、督察、落实等各个环节,做到全程跟进、全程负责、一抓到底。要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主体责任链条,健全能定责、可追责考核机制,条条线都要拉直绷紧。
43.要强化责任意识、问题意识、攻坚意识,把需要攻坚克难的硬骨头找出来,把需要闯的难关、需要蹚的险滩标出来,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地把改革难点攻克下来。
44.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使命感,兢兢业业做好各项工作,做到敬业守责、尽心尽力。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说真话、报真情、做实事、求实效。要敢于直面问题,矛盾面前不躲闪,挑战面前不畏惧,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经得住考验。
45.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46.倒逼时限,倒排工期,倒查责任,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抓在手里,静下心来沉下去、身先士卒冲上去、发挥作用干进去,与时间赛跑、向困难挑战,以冲刺赶考的状态,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千方百计确保全年各项目标圆满实现。
47.打通责任链,织密责任网,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时序上到季到日,责任上到人到岗,以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督查倒逼落实。
48.看干部就是看肩膀,看能不能负重,能不能负荷,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要牢记责任重于泰山,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敢啃嘴硬的骨头,敢挑最重的担子。
49.牵头抓总需要的是驾驭全局的能力、精于协调的技巧、乐于耐烦的修养、善于文字的通达,需要有俩把刷子、一股狠劲、一副金刚钻。
50.要盯责任主体,抓“关键少数”,要知责明责、守责尽责,各就各位、各负其责,落实不力、整改不到位的就追究责任。牵头单位负主要责任,要主动推进、全程过问、全程负责、一抓到底,配合单位要顾全大局、积极配合。
51.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不仅亲自抓、带头干,还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扑下身子,狠抓落实。
52.遵循发展规律,找准改革方向,加足马力,坚定向前,冲破坚冰,改革航船定当驶入豁然开朗的广阔海洋。
53.跑腿少了,创业一身轻;大片多了,观众过足瘾;裁决快了,纠纷不闹心;门槛低了,积分当市民;校舍新了,老师愿留村;出诊勤了,医生似家人;书记强了,老乡有奔头;河长来了,水质三级跳。
54.积聚深化改革的中国动力;激发决胜小康的中国速度;筑牢砥砺前行的中国信心。
55.以敢于领先之魄力、敢闯敢试之作为,争当改革开放先行者、排头兵;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做到了“上”与“下”的良性互动;坚持重点突出和整体推进相结合,做到了“点”与“面”的同向发力。
56.要自觉从全局高度谋划推进改革,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把准方向、敢于担当,亲力亲为、抓实工作。
57.改革需要有跑马拉松的准备,调整呼吸,保持节奏,释放动力,修正策略,才能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蹄疾步稳地前进。
58.当改革棋至中盘,由顶层设计走向实操层面,我们尤需注意从抓改革方案制定入手,全面彻底、步步深入,一直抓到部署实施、政策配套、协同攻坚、督察落实,保证改革举措善始善终。
59.缺少谋划改革的“全视角”、没有担当责任的“铁肩膀”、拿不住具体落实的“绣花针”,抑或是学不会“弹钢琴”的改革艺术,就很可能游离于具体改革之外。
60.有些一把手其实是“三只手”,甩手当掌柜、挥手作动员、背手徒等待。
61.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改的是体制机制,动的是既得利益,需要披荆斩棘的勇气、勇往直前的毅力、雷厉风行的作风。
62.任何一项改革,都是对制度的调整或创新,最终都要以制度形式固定延续下来。改革要算大账,算总账,就必须破字当头,有破有立,破的是一亩三分地的藩篱,动的是一亩三分地的奶酪,立的是全国一盘棋的大局观;破的是只顾当下的藩篱,动的是眼前利益,立的是谋长远、可持续的发展观。
63.改革需要全时段推进、全方位协调、全过程监控,时不时给大家拧拧螺丝、敲敲脑袋,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64.以创新办法寻求化解矛盾的“钥匙”,以创新思路萃取化繁为简的“良方”,以创新举措打开实现突破的“锦囊”。
65.以凤凰涅槃的决心下好创新驱动先手棋;以猛虎捕食的干劲打好深化改革攻坚战;以燕子垒窝的韧劲筑牢发展环境基础桩。
66.增创改革发展新优势,增创转型升级新优势,增创人才集聚新优势,增创环境定居新优势,增创社会文明新优势,增创民生福祉新优势。
67.惟创新者胜,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68.、创新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寂寞长跑,重拾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进取精神,激荡敢为天下先的昂扬意气,我们方能不断开拓创新的境界,丰满民族的创新魂魄。
69.创新发展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利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发展的加速器、改革的方法论。
70.力推创新,才能走出新路。“打破”才能得生机,创新就会有前途。只要符合中央精神、符合地方实际、符合群众意愿,就大胆地试、放手地干、坚决地改,勇于弯道取直走新路、善于创新发展谋跨越。
71.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切实把创新作为振兴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资源、创新人才的调动运用起来,让创新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72.对于创新来说,方法就是新的世界,在改革创新之路上,只有不断探索符合实际的方法,才能让改革日臻佳境。
73.勇立时代潮头,用改革的思维、创新的办法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成为破难题、补短板、防风险的实干家。
74.要勇于创新创造,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树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为了创新创造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75.试点是重要改革任务,更是重要改革方法。试点目的是探索改革的实现路径和实现形式,为面上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76.试点的本义,在于发现问题、探索路径,为宏观决策提供现实依据。正因为先行先试,试点更能考验当地干部的担当与魄力。
77.试点要取得实效,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尽可能把问题穷尽,让矛盾尽显,真正起到压力测试作用。
78.要尊重基层实践,多听基层和一线声音,多取得第一手材料,正确看待新事物新做法,只要是符合实际需要,符合发展规律,就要给予支持,鼓励试、大胆改。要保护好地方和部门的积极性,最大限度调动各方面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79.要加大对试点的总结评估,对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要及时总结提炼、完善规范,在面上推广。要区分不同情况,实施分指导,提高改革试点工作有效性。
80.要加强试点工作统筹,分析各个试点内在联系,合理把握试点工作节奏。
81.发挥改革“前哨站”、“侦察岗”作用,掌握情况,发挥作用。
82.要抓试点、求突破,加强试点工作统筹;要抓督察、促落实,严格督察工作要求;要抓宣传、聚共识,及时宣传总结推广。
83.要准确把握改革试点方向,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发挥试点对全局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要加强试点工作统筹,科学组织实施,及时总结推广。要对试点项目进行清理规范,摸清情况,分处理。
84.试点是改革的重要任务,更是改革的重要方法。试点能否迈开步子、趟出路子,直接关系改革成效。要牢固树立改革全局观,顶层设计要立足全局,基层探索要观照全局,大胆探索,积极作为,发挥好试点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
85.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86.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改革试点的实施条件差异较大,要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探索。要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尊重基层群众实践,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务必使改革的思路、决策、措施都能更好满足群众诉求,做到改革为了群众、改革依靠群众、改革让群众受益。
87.坚持目标标准,确保完成任务;坚持基本方略,夯实精准基础;坚持突出重点,解决深度贫困;坚持求真务实,力戒形式主义;坚持从严考核,倒逼真抓实干;坚持典型引路,总结推广经验。
88.千万重担众人挑,把扶贫脱贫责任落到每个干部肩上;磨刀不误砍柴工,把扶贫脱贫基础性工作做实做细;政策落实全覆盖,确保每个贫困家庭至少享受一项以上扶贫政策;积极探索闯新路,不断创新扶贫脱贫的工作机制。
89.壮大产业“摘穷帽”;生态补偿“保家园”;异地搬迁“挪穷窝”,医疗救助“除病魔”;教育就业“绝穷根”,政策兜底“全保障”。
90.“科学谋划+压实责任”添干劲;“修好房子+建致富路”强基础;“发展产业+培训就业”促增收;“公共服务+政策兜底”固保障。
91.制定一套系统全面的精准扶贫方案;编制一本内容精准的扶贫工作手册;建立一支精干过硬的扶贫专业队伍;搭建一个必学赶超的精准扶贫擂台;打造一批强有力的基层党的组织;增加一个细化量化的扶贫专项考评;出台一套导向鲜明的扶贫奖惩措施。
92.从全局的高度去认识扶贫攻坚是“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扶贫攻坚是“迟一步退百步”的时效工程;从执政的高度去认识扶贫攻坚是“不脱贫就摘帽”的政绩工程。
93.精准识别,锁定“帮扶谁”。精准对接,明确“谁帮扶”。精准施策,着力“怎么扶”。精准保障,确保“扶得好”。
94.精确规划脱贫攻坚“路线图”,强力突破异地搬迁“主攻点”,精准打通产业扶贫“主渠道”,积极探索资金整合“新模式”。
95.立足精准要求,提升扶贫成效;立足脱贫引领,加快县域发展;立足利益联结,实现合作发展;立足自力更生,激发内生动力;立足开源节流,多方筹措资金;立足斩断穷根,巩固脱贫成果。
96.抓统筹,促协调,吹响扶贫工作“冲锋号”;上项目,扩投入,贫困村屯焕发“新面貌”;解民困,消民忧,落实惠民政策“暖民心”。
97.结对子,建驻村机制;理路子,建规划机制;想法子,建帮扶机制;甩膀子,建动力机制;强班子,建引领机制;凑份子,建联动机制;造册子,建管理机制。
98.着力擦亮驻村扶贫“精准牌”;着力构建精准扶贫“滴灌田”;着力引入脱贫致富“动力源”。
99.突出一个“准”字,严格落实“六个精准”要求;突出一个“实”字,用实功出实招求实效;突出一个“早”字,早部署早到位早实施早见效;突出一个“稳”字,多管齐下巩固脱贫成果。
100.各乡镇要组织“会战”,县直相关部门要积极“参战”,各级领导干部要一线“领战”;扶贫工作队要全力“奋战”。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