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在2025年春季开学思政第一课上的讲话:从雷锋日记到青春答卷让奉献成为青春底色
2025-03-26 | 阅读:1268

文秘之友|原创|范文|素材|写作|PPT|

 

 

 

在2025年春季开学思政第一课上的讲话:从雷锋日记到青春答卷让奉献成为青春底色

老师们、同学们:

阳春三月,万物生长。站在新学期的起点,我想和大家聊聊“青春的选择”。有人问:在这个“躺平”与“内卷”交织的时代,年轻人还能像雷锋那样纯粹地奉献吗?今天,让我们翻开《雷锋日记》,对照新时代的青春考卷,写下三个答案——“精神的火种永不熄灭”“奉献的坐标永远清晰”“青春的价值永远滚烫”。

一、读懂雷锋日记:精神的火种,从不是“过去时”

《雷锋日记》里最动人的,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细水长流的温暖。他帮战友补袜子、为灾区捐积蓄、在工地义务劳动……这些小事背后,藏着跨越时代的精神密码:奉献不是牺牲,而是选择;不是负担,而是幸福。

有人说,雷锋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榜样”,今天已经“过时”。但看看我们身边:

“00后”护士刘家怡,在武汉疫情暴发时写下“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孩子了”,在隔离病房连续奋战40天;

北大研究生支教团,24年接力奔赴西部,用知识照亮乡村孩子的眼睛;

校园里的“红马甲”,从迎新引导到垃圾分类,用微光点亮他人的生活。

同学们,雷锋精神从未离开。它藏在快递小哥无偿运送急救药品的电动车里,藏在大学生村官为老乡直播带货的手机里,更藏在每一个普通人“做好分内事、帮好身边人”的善意里。

二、校准青春坐标:奉献不是“单选题”,而是“多选题”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收藏:
点赞:
下载:1000
投诉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